经历过第一批次的大批量停牌或流拍、第二批次的全部底价成交,今年天津市的集中供地市场于第三批次首现“暖意”。
10月17日,今年天津市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收官,成交总价与楼面价均较年内前两批次出现明显上涨。具体来看,天津市此次集中供地挂牌的17宗地块全部成交,其中15宗为涉宅用地,2宗为商服用地,成交总规划建筑面积130.85万平方米,总成交价约为99亿元,整体溢价率0.13%,成交楼面均价为7565元/平方米。
(资料图片)
“本次土拍天津市首次采用‘预申请’方式,分两批次累计预公告21宗地块,最终挂牌17宗且全部成功出让。可以看到‘预申请’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出让地块出现流拍、终止等情况,提高了挂牌出让的效率。”中指研究院天津公司研究副总监田文刚表示,今年天津市三次土拍呈现出了逐步回暖的趋势,与政策利好以及“预申请”拍地方式等因素不无关系。
土地市场逐步回暖
从成交结果来看,今年天津市三次集中供地整体呈现逐步回暖趋势。
成交金额方面,天津市第三批次成交总金额约为99亿元,虽较去年前两批次揽金均超300亿元仍有差距,但比去年第三批次以来历次成交总额均有明显上升,较上批次环比上升约21%;成交楼面价则与去年第二批次相当,同样较去年第三批次以来历次成交楼面价上涨明显,较上批次环比上涨也约为21%。
从流拍溢价等情况来看,天津市此次集中供地挂牌17宗地全部成交,其中底价成交16宗,河西梅江潭江道地块则溢价2.1%成交。相较而言,今年第二批次9宗地块全部底价成交,今年首批次虽有1宗地块触及限价成交,但仅成交6宗,停牌与流拍地块共24宗。
分析人士认为,呈现相应回暖趋势或受益于当地以及全国范围内近期的政策利好。
不久前,天津市住建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相关政策除支持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外,还提出优化新增供地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比例、实施阶段性土地出让支持政策、加大金融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以及降低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等政策举措,旨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天津市三次土拍呈现出了逐步回暖的趋势,首轮成交6宗,二轮成交9宗,三轮成交17宗,究其原因主要是此次土拍前天津市以及全国范围内近期密集发布的政策利好,抬升市场预期,提振开发商拿地动力。”田文刚认为,天津市此次土拍平稳落地且有回暖趋势,主要是政策利好传导,市场信心得以提振。
相比今年前两批次,天津市此次集中供地发生变化的不仅是“热度”情况,还有房企拿地格局。央企国企虽然仍占据主流,但稳健型民企和小型房企拿地份额增加,核心区优质地块也吸引了品牌房企争夺。
首次“预申请”拍地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此次集中供地首次采用“预申请”方式,前期分两批次累计预公告21宗地块,最终挂牌17宗。
首次“预申请”公告发布于今年8月底,公告地块为14宗;第二次公告则发布于今年9月初,公告7宗,最终挂牌公告则发布于今年9月中旬。对于“预申请”保证金,天津市此次规定已缴纳“预申请”保证金的企业,竞买报名时可不再另行缴纳竞买保证金,“预申请”保证金可替代竞买保证金。
实际上,北京、无锡、杭州、郑州等地此前即已实行“预申请”制度。有分析认为,相关制度一方面有助于政府对市场进行摸底,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房企提供更充裕的时间准备资金,增加整体投资的可选择程度。
“本次土拍天津市首次采用‘预申请’方式,从成交结果可以看到‘预申请’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出让地块出现流拍、终止等情况,提高了挂牌出让的效率。”田文刚称。
此外,克而瑞数据显示,天津市此次挂牌的17宗地块中,有6宗为此前流拍等重挂的“回炉”地块,其中4宗地块价格出现调整,3宗下调,1宗上涨。具体来看,津西青楚(挂)2021-044号地块相比2022年二批次降价1.02亿元,津辰张(挂)2021-010号地块相比2022年一批次涨价600万元,津宝(挂)2020-001号地块相比2021年一批次降价7570万元,津武(挂)2021-021号地块相比2021年二批次降价1.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