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首都商业消费空间均衡布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商务局共同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下文简称《专项规划》),昨日起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专项规划》明确了商业消费空间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203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与“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到2025年,构建起层次结构清晰、空间布局高效、功能业态完善、空间品质宜人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初步建成便民优质的社区消费网络,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构建“四级两类多维”
商业消费空间体系
《专项规划》提出全市构建“四级两类多维”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整体形成“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服务市民公众多层次消费需求。
其中,国际消费体验区以面向全球、辐射全国、引领京津冀为目标,服务国际超广域和国内广域消费人群;城市消费中心重点面向全市及京津冀城市群消费人群,创新塑造新消费、新业态下的核心场景,以30至45分钟公交可达服务市域及京津冀地区;地区活力消费圈重点面向地区消费人群,强化商业类型的多元化与商业消费空间的社交性,依托15至30分钟慢行范围均衡打造公共活力中心;社区便民生活圈重点面向社区居民,引导商业消费空间发展重心下沉,以5至15分钟步行服务范围实现全市城镇社区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打造“4+29+80+N”
总体空间布局
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以国际交往功能突出、传统文化魅力鲜明的城市消费中心为依托,联动辐射周边地区活力消费圈,整体塑造王府井×西单×前门、CBD×三里屯、环球影城×大运河、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
打造29个城市消费中心,包括17个更新提升型和12个新增培育型,深度融合多样化城市功能,承载全市综合性、高能级商业活动。
构建80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包括36个更新提升型和44个新增培育型,将地区活力消费圈建设成为服务承载多样生活场景的地区宜居综合体。
结合街道、社区建设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全面提升基层商业的品质化与便利性,塑造邻里间特色交往空间,完善底层消费空间网络。
“一区一单、一圈一策”
推进规划实施
《专项规划》强调要压实主体责任,下一阶段重点以“一区一单、一圈一策、一街一库、一店一案”的模式推进规划实施,引领全市商业消费空间高品质发展,引导释放消费活力,为更高水平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市级部门重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调统筹、支撑与监测,着力抓好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培育发展工作,提出指导各区深化的“一区一单”明细表和“一圈一策”任务书。
区级政府重点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落实组织、编制实施,依据市级部门要求,形成“一区一单”推进计划表,并针对城市消费中心及部分重点地区活力消费圈编制“一圈一策”实施计划,精心打造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
街道基层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针对社区便民生活圈,建立保障便民生活的“一街一库”,与区级政府形成合力,有针对性补齐设施短板。
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积极性与参与度,鼓励商业消费聚集区各商业主体结合自身发展诉求提出“一店一案”发展实施方案。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添加好友“pinfang6666”,免费领取购房资料包,还有资深专家整理的北京新房买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