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昨天,朝阳区王四营乡孛旺花园一期启动交房,村民高兴地前来探访未来的家。 本报记者 程功摄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李媛博)昨天,朝阳区王四营乡孛旺花园一期启动交房。未来12天,500余户村民将陆续拿到新房钥匙。这是本市“十四五”规划“王四营模式”的首次落地。
9时,在孛旺花园3号院9号楼的交房大厅内,不时有村民入场收房。现场划分为8个区域,分别负责接待、签约、验房、钥匙委托等,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接待村民,办理各项材料的签署、发放。
孛旺花园项目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占地26.6万平方米,计划安置孛罗营、王四营、南花园三个村近7000名回迁村民。项目一期5个地块建有19栋住宅楼,1栋幼儿园,并配备有商业、医疗、学校、地下车库。领到新家钥匙的董敏华很高兴,跟着工作人员一起去验房。“这小区比很多商品房还好,楼层高、楼间距大,里里外外都豁亮。”董敏华说,等会儿,她要亲手打开新家的门。
村民回迁安置并不是新鲜事儿,但孛旺花园却自有其不同之处——该项目是本市“十四五”规划“王四营模式”的首次落地。该模式旨在促进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的减量、高质量发展,具体做法可总结为“四合”,即用地整合、功能组合、空间围合、高低结合。
“用地整合、功能组合”是核心。通俗来说,一个区域的土地往往性质不同,居住、产业、公共服务等地块犬牙交错、零零散散。“以前我们建回迁小区,不得不像土里插大葱一样,这边几栋楼,那边几栋楼。学校、医院和商业可能离得比较远,绿化面积也相对破碎。”王四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王四营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市区两级的规自、国土、城乡办等多部门携手,共同整合了用地规划,让产业、居住、商业等功能有机组合。
在孛旺花园安置房的建设中,朝阳农村地区区级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统筹协调专班全程跟进,各部门协作推进拆迁腾退、地块上市、手续办理,项目审批周期由两年半缩短至四个月。